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8-8-30 22:30 编辑
朴树有一首歌《平凡之路》挺好听的,可以搜来听。
对,我本意是想谈谈平凡这个主题。但是,平凡,作为题目太平淡了。
微博上有一个叫做“有点理想的记者”。我们有时候也会自许为自己是一个有点理想的人。曾经,理想是多么美好,高大上啊。背载着我们对于人生的憧憬。
”……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“朴树的歌里唱道。
为什么我们把不平凡作为人生理想?
其实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。对于感情的依赖,对于人生的追求,或小或大,成为自己成就自己。
就因为人人生来平凡,所以要有一个理想----追求卓越,与众不同,普罗老百姓说的出人头地。从父辈的教化中,我们自小背负着这些理想,也无意识地把它作为对于后辈的期望传承。有时候它也成为一种负累,没有认识到平凡的本质。
想当年,我也是一个有点理想的人。比如性格直率,也有机敏之处,自己倒没有认识这里有什么不足,觉得这是个性-----与众不同之处。或许这只是缺心眼呢。
藏民(到藏民家家访)说,我性子直,有什么说什么,高不高兴都在脸上。我当时就想,我曾经也是这样啊。可是她长得还算漂亮,说话还挺让人喜欢的。因为喜欢,我们都买了她不少银器。
我曾经也算是一个有点理想的人,偶尔看点书,算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。比较沉默,不太爱讲话。对自己要求还挺高的,总觉得自己这也没做好,那也没做好,几乎就是半个罪人,常常总有内疚之心。
这是怎么回事啊?有时候我会想。
弗洛伊德说人有本我,自我,超我。超我,就是那个理想中的自我。有时候我们不小心把超我弄得太强大了。等于你明白过来,可能已经爬山涉水走过很遥远的路程。
”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……“
|